叶予初见他这么有信心,也不再打击,有信心总比没信心好,“那我就期待你的手段啦。”
转了几圈教育基地,又看了看日常的教学模式,叶予初感觉还可以加上劳动课。
“不如把东南角的那片地开出来,让他们种点菜之类的,我觉得劳动也是一个改造人的好方法。”
“嗯,这个不错,明天就安排上。种菜那我可是一把好手,从小就做的事。要不要再养上两头猪?”朱教练马上道,他也觉得种地很锻炼人,并且还想养畜生,多好啊,平时养养,养好了后面还能加餐。
“呃,如果方便的话,也行。”叶予初没有直接拒绝。
“那行,我看养鸡也能安排上,自给自足的话,那再好不过了。”朱教练不愧是从乡下来的,立刻将农村几养都给安排上了。
其他人也都没什么意见,花不了多少钱,后期说不定还能省钱,这又是在郊区,地方大,基地里好多周边地方都是空的,利用起来也挺好。这些孩子都是正值精力充沛的时候,不消耗掉这些精力,只会惹是生非,事情多点,又能有成就感的话,那再好不过了。
教育基地的校长李春华甚至美滋滋地瞪大了给大圆脸节省空间的小眼睛,想着到时候杀猪分肉,让孩子们带回家,家长会是多么惊喜,养鸡就更好了,鸡蛋说不定都能不用采购了,还是纯天然的,家养的。
叶予初将自己准备好的想法缓缓道出,“平时可以多让孩子们读点文学经典,《老人与海》我最近读了,很奇特,刚读完老人与海的时候感到无可奈何和强烈的难受,想哭,但很快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股能量,向上的能量。文学在无形中可以塑造人,是我们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教学也一样,不是所有都讲,不是所有都抓,抓主要问题。想要拿起,就得先放下,放下对他们的偏见,正常的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抓住向上这个点,尽量将他们往好的方向上提。”说着,说着,不经意地跟小叔对视上了,然后叶予初表情开始古怪。
在干正经事的时候不能和熟人对视!
“这个教育基地,我和小初都没有想过要让它多么挣钱,只要能够维持收支平衡,或者超出一些就好,这并不是一笔生意。我们办学的初衷还是希望能够教育好年青一代,给国家输送人才。希望大家不要急功近利。”会议结束之前,叶聪说了这么一段话,现代社会一切朝钱看,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医院等关乎民生的单位,都开始唯利是图,恨不能从消费者身上多刮几两油。
这样的社会迟早要崩坏,叶聪自认为没有能力和整个社会风气抗衡,但在能力范围之内,还是想保持一点初心的。
这也是叶予初跟叶聪开办这所学校之前讨论过的,如果为了赚钱,搞些乱七八糟的名堂,忽悠家长伤害孩子,他们宁愿不办。
叶聪自己的教育培训机构也是一样的理念,这也是状元教育越办越火,并且颇受人们信奈的原因之一,他从没想过一味地去搜刮家长的钱财,哪怕是私人教育,也应以育人为根本。
“你们真是不一般的商人,不,应该叫真正的企业家,心怀天下,并不只为了钱。”李春华很感动,他自己来此是有一份教育情怀的,但更多的还是为了谋生。没想到就遇见了老板这样的人,多少人做事都为了碎银几两啊。
“你这样说,我们可骄傲了。人最忌讳骄傲,天最爱谦虚之人,可别让我们成为天不喜欢的人哪。”叶聪笑道。
李春华校长哑然失笑,虚空指了指他。
叶予初接着说:“有时候我们以为做好事就一定会得到正反馈,实际上并不,有些人觉得你显眼而讨厌你,有些人觉得你拔高了工作的高度埋怨你,更有被你施恩的人承受不住欠你的压力而厌憎你。世间百态,复杂得太多。这里的孩子出去也未必会感激我们,被憎恨更有可能。”
李春华校长收了笑,拿出烟来,递给叶聪,两人在风里点燃,旁边是篮球场,他将手撑在铁丝网上,烟雾中,双眼淡然地说:“做事的人呢,要么招人批评,要么被人随意夸一句,但我们也不能不做事。我们就是普通人,做利于这个社会的事,再体面地养活自己一家人,就已经满足了。”
叶聪点头,用脚踢了铁丝网一下,见自家侄女不赞同眼神,悻悻放下叫,闷着嗓子说,“李兄想法高明!”
“人生曼妙的风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叶予初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