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炒好的小菜盖上盘子搁在灶上,然后又起锅烧水,待水滚开后,下入了提前揉搓好的细须面,猛煮几分钟后捞出。
热面要配绿蔬高汤,可深冬的家中没有蔬菜,就只能用柿子汤代替了。
顾青青从灶缝里取出竹筐,稻草密封下的筐里有瓜果,以及一些肉食火腿,那是今年的年货,是打算春节的时候才吃的。
她犹豫了几秒,从其中拿了两颗西红柿和一截火腿,洗净切碎后放在锅中熬煮起来。
天空雪花飞扬,不多时院外传来小女孩嬉闹的笑声。
锅中的面汤很快熬好了,少女起锅烧油,又煎了几个蛋,最后将熬好的火腿柿子汤淋在根根分明的细面上,再盖上一个两面金黄的煎蛋,如此两碗热气腾腾的面就做好了。
大雪压弯了柳枝,结了冰碴院门被小丫头从外边推开,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两只躲雪麻雀惊声而起,顶着莹白的鹅毛雪飞过屋檐消失不见。
“顾姐姐!”
徐小丫头今日也穿了新衣,粉嫩的桃红色袄子,搭配着脑袋上用红绳扎起来的两个双髻,看起来可爱娇俏,又十分喜庆。
她推开矮窗,探进脑袋往里望,看见顾青青正揭盘子端菜,开心地冲院子里喊起来:“奶奶,顾姐姐今天做了好多好吃的呀!”
今日大雪一时半会停不下,院子也坐不了人。
不用顾青青吩咐,少年已经贴心地将奶孙俩带进了屋,然后又自主地拿盆生好了炭火。
顾青青端菜进来时,小竹桌子已经支好了,那底下的木炭被烧的火红,流露出来的暖意淌满了整间屋子,即便是不关门,也丝毫不会觉得寒冷。
“今天有面?”少年帮忙接过食盘,望着那两碗色香味俱全的柿汤面,轻轻咽了下唾沫。
顾青青笑着点点头,将两碗面分到他跟前:“嗯,你和杏尧妹妹一人一碗。”
徐杏尧开心地喊起来:“好耶!”
“为什么只有两碗。”少年捏着筷子没动,奇怪地问:“姐姐和徐婆婆没有吗?”
说着,他将自己那碗面推到顾青青桌前:“我的给姐姐吃吧。”
徐婆婆乐呵呵笑了两声,接过顾青青递过来的粥,说:“心安呐,今天该你吃面,吃完面就长大啦!”
少年脸上疑惑,不明白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旁边嗦面的徐杏尧,嘻嘻笑了两声对顾青青道:“心安哥哥记性好差哦,连自己生辰都给忘了。”
听到生辰两个字时,顾心安愣了一下,随即像是忽然反应了过来,转头看着旁边的顾青青:“姐姐,你……”
他欲言又止,顾青青对上他复杂又惊奇的眸子,淡淡笑着点头:“是啊,今天是心安的生辰,你忘了吗?”
少年当然没忘,只是没想到还有人帮他记着。
自从爹娘死后,在他记忆中的这些年,自己从来没有过过生辰,所以他以为今天不过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
“姐姐……一直都记得?”他捧着手里冒着热气的碗,眸子里藏着些道不明的情绪,似乎是想问些什么,但又强忍着没有开口。
沉默半晌,他才垂了垂眸,低声说:“姐姐以前,从来不会记这些的……”
而现在的顾青青不仅记住了他的生辰,还专门给他做了面,煎了蛋……
“是啊,姐姐一直都记着呢。”
顾青青躲开少年的目光,低头喝粥:“以前是家里条件不好嘛,所以姐姐将你的生辰给忽略了,现在好起来了,当然要补回来呀。”
少年的眼底有一瞬的复杂,没有吭声。
“不只是今天,以后每年的生辰,姐姐都会给心安过。”顾青青夹了菜放在他碗中,轻声催促道:“快吃吧,不然等会儿都坨了。”
徐婆婆在旁边喝粥,看见顾心安呆呆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问顾青青道:“心安今年有十五了吧。”
顾青青点点头:“嗯,今天刚满。”
“十五已经是大人了。”徐婆婆转头看着少年,语重心长地说:“婆婆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要成亲了。”
“你呀,算幸福咯,还有姐姐顾着你。”
顾心安垂着脑袋,细细地尝着碗里那属于他的第一碗生辰面,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面好好吃哦!”徐杏尧吃起饭来可快,才一小会儿半碗面就见底了,她捧起碗满满喝了一口汤,然后还打了个小嗝,问顾青青道:“顾姐姐,以后我过生辰的时候,你也可以做面给我吃吗?”
顾青青摸摸她的小发髻,乐意道:“可以呀,杏尧什么时候过生辰?”
小丫头擦干净嘴巴,歪起脑袋想了会儿,结果没想起来。
“我……我给搞忘了……”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转脸问她奶奶道:“奶奶,我啥时候的生辰?”
徐婆婆笑着敲敲她的额,没好气地说:“你方才还笑话你心安哥哥,怎么,这会儿连自己的也记不着了,笨囡囡!”
徐杏尧委屈屈巴巴地捂着脑袋:“我就是一时搞忘了嘛……”
“来年春天二月初八。”徐婆婆轻轻牵着她耳朵道:“记住了哈,下次再忘了,奶奶可不告诉你啦。”
“记住啦!”小丫头点头如捣蒜,回脸来跟顾青青道:“顾姐姐,明年我过生辰的时候,也要吃你做的面。”
顾青青哭笑不得:“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