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原拿起另一本书,这是专供提升考试用的杂志。它比全是法律条文的“提要”容易多了。首先是因为杂志的名称“警察、考试之友”就比较吸引人.他翻开目录看。
眼光落在“视线的业务”这样一篇短小的论文标题上。“视线……”这一标题吸引着尾原,所以使他有了一读为快的念头。
因为前天,看到举行结婚典礼的新郎和新娘之后,就总也忘不掉“视线”这回事。
文章作者,是著名的产业心理学家t氏。因为是在宜传媒介这一阵地上十分活跃的t氏写的,所以非常通俗易懂。
这篇文章是这样的:
“……本来,俗话说:‘眼睛也象嘴那样会说话’,‘女人不用嘴杀人而是用眼睛杀人’。对于人们来说,这就是‘视线’的微妙之处。无论戏剧还是电影,甚至有‘眼技’之称,由此可见视线的作用是多么受到重视。
而且,在近代职业方面,只用眼看的工作正在不断扩大其领域。
例如,电厂和原子能发电厂的仪表监视员就是如此。眼睛死盯着仪表,监视着有无异常情况,这就是一天的工作。尽管是无聊的工作,但要是稍微怠慢,就可能出重大事故,因而它又是紧张的工作.以致非常容易疲劳。所以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把这样的工作叫做‘不间断的工作’,就是待命期间也要付给工资。
警察的巡逻工作也与此类似。要用眼睛查看周围是否有行动可疑的人;是否有预兆火警而冒烟的房子;甚至还要注意是否有随地小便的家伙。这全部都是‘视线的业务’。
从广义来说,现代的工作几乎都和‘视线的业务’有关。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工作更是如此。看报纸、电视、电影等,所有这一切,离开‘视线’就无法存在。
举最浅近的例子吧:象旅馆,情人旅店的接客员,他一眼就能看出对方在想什么。这也可以说是‘视线的业务’吧……”这篇文章的内容大致如此。
“的确如此。”尾原十分佩服这种见解。
然而,当他反复回味这篇短文中的“不用嘴杀人而是用眼睛杀人”这句话时,那种怀疑又重新出现了。
“有川透那一刹那的视线,就真没有其他的意思吗?”
不仅如此,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怀疑:
“有川透的视线就真的没有借此杀人的意图吗?”
尾原的记忆,急速地追溯着那起抢劫银行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