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就是觉得这个天人说得也没那么对,当初文皇帝在世,可是夸过你的。”
旁边宇文宪识趣不答话,跟裴文举一起喝茶。
【那历史上宇文邕是不是在宇文泰眼里,真泯然于这么一堆年纪相差不大的兄弟里呢?那还真不是。
根据《周书》记载,宇文泰曾经说过一句“成吾志者,必此儿也。”
那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能完成我抱负的人,就是我这个儿子。话里说的儿子就是宇文邕。】
宇文孝伯:“……”
大意了,竟然没料到天人也会说。
宇文邕又看了眼他,“嗯,夸过。”
【宇文邕少年聪慧,而且是一个孝顺的人,根据史书上记载,他生那天有神光照室,所以宇文泰喜欢他也不难理解。
一个伴随着神光生的儿子,又聪明孝顺,喜欢也很简单。
那宇文邕的少年时期,就因此变得很幸福,而且仕途顺利,才十二岁就被封为郡公,十四岁就是大将军了,然后才一年不到,就被封为柱国。
这一路的升迁,可以说是坐直升机都比不上。
柱国,那可是在丞相之上的,肩负国家重任。】
四个人都沉默了下。
难道这个升迁速度很快?
【那说回宇文邕,他少年时期,北周政权还没有建立,还是西魏,那个时候,他的童年都是同州度过的,也就是渭南,离长安大概也就六十公里,一百多里。
后来把他接回来了,宇文泰就安排他跟宇文宪一起读书,其中就有宇文孝伯、长孙览,然后就是裴文举和梁睿。
这兄弟俩吧,性格不太一样,所以喜好也不太一样。
宇文邕跟宇文孝伯是一天出身的,关系就特别好,还有长孙览,然后宇文宪跟裴文举关系比较好,梁睿也不错。】
宇文孝伯:“……”
裴文举:“……”
他们真没有!现在都是效忠陛下!
宇文宪一脸无辜,看向宇文邕,“皇兄,我心你知道的。”
宇文邕淡定喝了口茶,“我知道,你就是喜欢跟裴文举一起玩而已。”
【不过倒是不用担心宇文邕和宇文宪兄弟俩的关系,哪怕是后来宇文宪战功赫赫,但对于宇文邕而言,他始终知道宇文宪是个什么样的人。
担心宇文宪,不如担心一下和宇文邕同一个妈生的宇文直,那才是个真拎不清的。
见过拎不清的,没见过这么拎不清的。】
宇文孝伯和裴文举对视了眼。
原来是他们想多了。
【那宇文邕的少年时期呢,关于出征的记载并没有,但是他都封大将军和柱国,哪怕是皇室,我不信是真的一点带兵的经验都没有,更别说期间他还调任过。
而且在他十六岁那年,他就晋封为大司空,以及鲁国公。
周明帝,也就是宇文邕大哥对他颇为赏识,主要是宇文邕这人性格就很稳重,而且眼光放得远。
周明帝还夸他,“此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很明显了,就是我这个弟弟不说话则以,一说话肯定就是一鸣惊人。】
天幕突然浮现周明帝的身影,宇文邕原本并无起伏的情绪瞬间有了波动。
其余三人脸色也是一变,有意无意看向宇文邕。
周明帝,不用天人多言,他们也知道是谁。
更何况天幕上浮现了宇文毓的身影。
【按理来说,如果宇文邕不当皇帝,他那两个哥哥其中谁当了皇帝,只要当得久一点,以他的能力,未必不能做好一个良臣。
可惜就可惜在,出生在罗马的宇文邕终究应了宇文泰的那句话,自己当了皇帝。
可这个皇帝是他一开始料到自己要当的吗?
那当然不是。
而是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另一个人物,就是宇文护,北周权臣,放在历史上,也能说道一二的一个人。
不是说他有多厉害或者是有多少功绩,而是这个人他连杀了三个皇帝,其中有两个是北周的。】
宇文宪大惊,看向宇文邕,“皇兄,堂兄他——”
“继续听。”宇文邕脸色冷沉。
宇文孝伯知道此事,看了眼惊讶的宇文宪和裴文举,只是摇了下头,没有多说。
他自己看着宇文邕的侧脸,心中叹了声。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事,宇文邕还是只藏在心里,从未跟人说过,更别说诉苦。
【这里要先辟谣,真的不要因为这对堂兄弟年纪相差有点大,二十岁,就把宇文护说成是宇文邕的叔父。
现在的影视作品稍微查一查百度,也不至于连这个都弄错了。
直接给人升了一辈。】
【说回宇文邕登基这件事,当然是宇文护一手操办的,毕竟宇文邕登基之时才十七岁,而且人都不在长安。
宇文护先是在孝闵帝宇文觉登基一年,意识到自己被对方忌惮,安插眼线,提前筹备,直接杀了宇文觉和他的亲信,包括独孤信,也就是李渊他妈的爹,李渊外公。
独孤信还是杨坚的岳父,以及周明帝的岳父。
先杀了宇文觉,你以为宇文护自己会登基?他可不会,他是个守孝的人,然后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大概就是那套只要我不登基,我就不是乱臣贼子的想法,所以他在公元557年,也就是孝闵帝登基又被杀的当年,立宇文邕大哥宇文毓登基。
但事实上,比起十六岁的宇文觉,性格太刚硬,性格温和但是十分有主见宇文毓更让宇文护忌惮。
就在宇文毓逐渐有了威望的时候,宇文护再次下手。
买通宫中尚食李安,毒害了宇文毓,然而宇文毓在临终前,留下诏书,传位宇文邕。
当时的宇文邕年纪小,才十七岁,还不在长安。
他对宇文护专政又手握大权,朝中党羽众多心知肚明,所以一直都表现得像个纨绔子弟,不懂朝政。
否则,他也有可能步两位兄长后尘。】
宇文宪脸上的表情震惊不已,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他竟然对宇文护杀害两位兄长之事,分毫不值,甚至——
一度以为宇文护对朝政有攻,因为宇文护待他友善。
“皇兄——”
“继续听。”
宇文邕打断他的话,然而这三个字比刚才,哪怕是一样的字,却更有威严。
眼神沉寂如水,好似一开始的情绪起伏只是假象。
作者有话要说:宇文邕也是个意难平,主要是一统北方后,明明大势在他这边,结果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