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变成了练功,自不觉其苦了。
怪老人什么也不过问,只按时送上饮食,不吃,他便收了去。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吴维道渐入佳境。
第一式!
第二式!
第十式,也是最后一式,足足半月,才参透了短短四句口诀,他不问进度,不计效果,只一味地苦练,真气流转四肢百骸,最后,汇成巨流,冲向“生死玄关”。
这是极痛苦的一个过程。他已三天三夜不休不歇,不饮不食。
就在练第十式的第四天早晨,体内一个剧震,犹如石破天惊,“生死玄关”
霍然贯通,真元畅达无比,膝下的石块,下陷半尺。
石门,悠然开启。
吴维道这一喜简直非同小可,他站起身来,目光扫向石门之内,门里一条白石砌成的雨道,雨道尽头是一间石室,珠光照明,隐约可见华丽的布设。
“哈哈!”宏笑声中,怪老人走近前来喜孜孜道:“娃儿,恭喜石门已启,可以登堂入室了!”
吴维道恭谨地道:“敬谢老前辈成全之德!”
“不必,这不是老夫的功劳!”
“晚辈耗去了多少时间?”
“三个月零一天!”
“哦!三个月……”
“娃儿,这十分难能可贵的了,老夫预期你非半年以上不可。”
“是的!”
“今天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入禁宫。”
“是!”
吴维道除了应“是”外,什么也说不出来,虽然痛遭惨遇,但他觉得仍是幸运的,此番奇遇,可说是一生的转折点,人生从此就要改观了。
这天中,怪老人向他述说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武林掌故,使他增加了不少见识。
第二天,一大早,吃了些黄精野果兽肉之类的食物,然后,在怪老人的叮嘱下,他步入禁宫石门,去探索未来的命运。
他既兴奋又忐忑不安,不知禁宫之内,等着他的是什么?进入石门,前行几步,石门自然闭合。
他吃惊地回头望了一眼,继续前进,通过白石雨道,来到另一道敞开的石门之前,目光朝里一扫,一颗心不由收得紧紧的,只见陈设富丽的石室中,端然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双目紧闭,一动不动,面色红润如婴。
怪老人说“造化老人”已死。难道是骗自己的吗?
吴维道镇定了一下心神,紧行几步,双膝跪倒,一本至诚地道:“晚辈吴维道叩见老前辈!”
说完,没有声音,突然见老人脚前几上,玉镇之下,压了一张字笺,首行是几个较大的字体,写着:“行拜师之礼!”
吴维道恍然大悟,这老人便是“造化老人”,但已坐化,尸体不腐,面貌栩栩如生,必是服食了什么天材地宝,或是涂抹了什么药物……
于是,他站起身来,身上零披破挂的血衣,只洗了数次,根本无衣可换,说是衣不如说是破布更恰当,因为已根本失去了衣服的原貌,但下意识中,礼数上的动作仍牢牢在心,于是,他理了理破衣,重新下跪,行了三跪九叩的拜师大礼。
然后,他再看那笺示,第二行起,字体较小,一共八条之多。
第—条:“能人此宫,即是有缘,拜师之后,即是‘造化门’弟子。”
第二条:“本门门训只‘天道武道’四个字,戒血腥,不至万不得已,不许伤人性命,至多废其武功,使其不能继续为恶,如违此条,天必厌之。”
第三条:“本门武功,包罗极广,务须循序渐进,左首第一间为练功室,各类发册,已按先后排列,可依序参修。第二室为起居之所,右第一间有灵泉得天苑,一方面赖以维生,另方面可收培神益元固本之效。第二间须待功成之日,方可开启。
第四条以下,是指示练功诀窍的法门,限定练功至某一阶段,吴维道没有继续看下去。
他再拜而起,先巡视了一遍禁宫,这禁宫范围不小,除了上述各室之外,尚有许多别室,布设都极其豪华,书籍古玩,琳琅满目,遥想当年“造化老人”经营这禁宫时,不知费了多少光阴和心血。
从这一天起,他被隔绝在另一个天地中。
他开始埋头钻研。
禁宫无日月,根本没有时间可分。
那些武功杂技,十分庞杂玄奥,要想全部学完,预期将是一段可观的时日。
初时,一个人独进禁宫,难免有些惶恐之感,但一旦进入那些玄奇的武技中,便心无旁念,一切释然了。
渴饮灵泉,饥食天苑,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但在吴维道的心目中,自人宫那天起,时间似已停留在某一点上,他完全没有时日流逝之感。只是原先衣服鞋袜,已渐不能穿用,他最后成了赤身。
期待的最后一刻,终于来临,那些看似一辈子也练不完的杂术,一一练完了。
到底自己的武功达到了什么境地,自己也无从测度。
他先在师父“造化老人”的遗嘱前,诚敬叩拜,默视了一番,然后,他开启了右首第二间石室。
疑惧与好奇,充满了心房。
室中陈设出奇地简单,仅有一张白石长案,放了三样东西,一袭锦衣,一柄长剑,一个可以挎在身上的锦袋。
吴维道呆了一会儿,走近石案,只见三样东西,都有标签说明。
他看那锦衣,非丝非麻,不知何物织造,光洁鲜艳,触之柔滑如无物,标签上写的是:“天蚕衣,水火不侵,刀剑不入寒暑无碍。”
吴维道全身激动得发颤,这是一件武林至宝啊!
再看那柄创,剑柄及鞘黑黝黝的毫不起眼,标签上注的是:“公也铁剑,传自战国,切金断玉,有警则鸣。”
又是一件武林至宝。
他怔了一会,迫不及待地看那锦袋标签:“金珠丹丸,行道之需,以上三物,留赠吾徒。”后署“造化老人”。
吴维道对师父的遣物,感动得双泪交流。
他现在是赤身露体,原先的破衣破裤,早巳不堪披在身上,鞋子也小了两三寸,在禁宫之内,只自己一人,尚不打紧,现在要出去问题就大了……
想来想去,只好穿上那“天蚕衣”聊以遮体,然后拿起剑袋,再次到师父遗体前叩拜了一番,欣然向石门走去。
机关消息之类的技艺,在杂学中已曾涉猎,所以出门毫无困难。
走出石门,怪老人已迎了上前,双膝一曲,道:“孟昌见过少主人!”
吴维道一时手足无措,“咯’地跪了下去,连道:“前辈,这何以敢当!”
怪老人孟昌正色道:“礼不可失,我与主人份为主仆,这是应该的……”
吴维道激动地道:“你先入门,请以师兄弟称呼!”
“不可,主人生前无此交待!”
“这……”
“少主人请起!”
“前辈……”
“请直呼盂昌之名号!”
“至少请受盂兄之称!”
“名份攸关,断乎不可!”
吴维道无奈,只好起身。
孟昌接着起身,并不问吴维道习武经过,只笼统地道:
“恭喜少主人功成果满!”
“这是师父他老人家的抬爱!”
“对于门训,谅主人已有留言?”
“是的,‘天道武道’四个字!”
“请少主人勿忘门训……”
“我谨铭在心!”
“少主可知入宫的时日?”
“这个……很久了吧?”
“整整三年!”
“三年?”吴维道不由咋舌,三年,不算短,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熬过了。
“小的还有一言奉告……”
“请讲。”
“主人虽未正式收孟昌为徒,但艺业已指示不少,临解脱之前,曾交给我一个任务。便是注意少主人在扛湖中的作为,如有违门训,奉命制裁!”
后面四个字,说得郑重无比。
吴维道肃然道:“那是理所当然的。”
“这点必须再予说明,少主谅已得主人全部真传,论功力,小的是望尘莫及,但主人特别授了一着,对付别人无用,对少主人则可有致命之威!”
“哦!师父该有此安排的。”口里说,心头不由一阵惊然。
“言止于此了!”
“师父尚有什么留书吗?”
“没有了!”
“孟老是否……”
孟昌一瞪眼,道:“少主叫我什么?”
“孟老!”
“不可!”
“老者,尊称人之词,与名份无关,论年纪,论入门先后,孟老之称决不为过!”
“这岂非破坏名份?”
“不!你只管叫我少主,我叫你孟老,这是武林中尊卑长幼之礼!”
“非如此不可吗?”
“当然!”
“好吧,就依少主。”
“孟老是与我一起行动吗?”
“不,主人别有遣命给我,我们不同道,有事时,我会主动找少主。”
“哦!孟老,可有旧的内衣裤与鞋袜……”
盂老一笑道:“这个么,小老儿早巳在数月前置备好了……”
“孟老曾出山?”
“嗯!请少主在外间室内更衣吧!”
吴维道心中十分感激,忙到室中更衣,大致上还合身。他洗了面,笼了发,戴上文生巾,这一来成了翩翩浊世佳公子,与三年前判若云泥。
孟昌大乐道:“少主,英俊极了!”
吴维道仙汕一笑,道:“谬赞了!”
过了一宿,吴维道在孟昌敦促下,穿戴整齐,佩上剑,斜挎锦袋,把那枚周小玉所赠的金钗,也放入袋中,然后,在孟昌指导下,来到一处峰脚。
孟昌手指一片岩壁,道:“少主,你看到壁间的虬松了?”
吴维道仰首一望,果见壁问有虬松斜伸而出,差不多每隔十丈左右,参差不等。
“看到了,怎样?”
“这是主人当年藉几株天生的,再补上了几株,成为出入的通路!”
吴维道望着视力不达的笔立岩壁,不由心头泛寒,道:“我……能吗?”
“少主没这自信?”
“因为没有试过。”
“少主,小老儿办得到的,在你该绰绰有余才是!”
吴维道豪气顿起,一点头道:“是的。”
“少主请先行一步,小老儿安顿一番随后出江湖i’“孟老,后会有期!”
“请!”
吴维道再次仰首观测,第一株虬松,距壁脚约十丈高下,第二株偏向右首,差不多相距十五丈……
当下,提气轻身,奋力一技,身形如巨鸟般凌空而起,这一冲,竟冲过了头,凌空一折,轻轻落足第一株虬松之上,换了一口气,窥准第二株的位置,再度拔起,斜斜飘落第二株,如此连连飞升,约莫半刻光景,登上了悬岩绝顶。
俯首下望,云雾迷离,暗沉沉不见谷底。他深深地透了一口气,有一种平步青云的感觉。
他选了个山石坐下,往事历历可数,这一切像是一个离奇的梦。
首先,他想到的是父母之仇,那是四年前的事了,对方杀害父母的动机是什么?是何许人物?
少林寺跪求收留的那一幕,又现心头,父母真的是为武林同道所不齿的败类吗?记忆中,他是那么慈和、正直,这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如果父亲真的可杀……
这使他非常痛苦。
亲仇不共戴天,说什么也不能消解的啊!
如何动手访仇呢?
然后想到周小玉,她在何处,四年,她也该长大了,从金钗所发生的事端,她母亲决非泛泛之辈。
他也想到山中所遇的怪和尚,“金龙帮”少主等,以及“白衣人”
“白衣人”伤在‘大漠三毒”手下,不知是否仍在人世?出江湖第一站,他决定先奔生长的山区。
一来拜祭父母之墓,同时再察看一番现场,看看当年的凶手可曾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出事时,自己年纪小,且又在极度悲伤中,可能会忽略了些什么?二来,查访周小玉,说不定她母女仍在山中……
熊耳、伏牛二山交接的山区,峰峦叠蜂,绝涧重壑。这一天,出现了一个少年武士,身着一袭青色儒衫,头戴文生巾,腰悬长剑,胁下斜挎一个锦袋,唇红齿白,眉目分明,潇洒俊逸。
他正是“造化门”传人吴维道。
这里,便是他出生之地。
一晃四年,他又回到了伤心的出生地,四周景色依旧,而人事则已全非了。
被焚烧的家园,已全被荒草野树侵没,连一点点影子都找不到了,一阵悲衷,袭上心头,鼻子一酸,滴落了两行热泪。
他的心,又一次撕裂般的痛苦。
他挪动沉重的脚步,到了父母长眠的石窟之前。
“呀!”
他惊呼一声,登时血管贲张,目眦欲裂,恨怨冲胸而起。
他用石块封闭的石窟已被破坏,洞口草丛中,可见散抛的焦黑骨殖。
掘墓毁尸,人神共愤。
如果此刻有仇人在侧,他将不顾门训,一一诛绝。
他跪了下去,双手插入士中,让泪水尽情地流。
恨、愤、怨、怒交集,使他几乎发狂。
“爹、娘,孩儿不肖,使您俩死后尚不得安息!”
一字一泪,天地含愁,草木皆悲。
许久,许久,悲怀稍煞,他跪地膝行,捡拾散落枯臂,重新放入洞内,然后封闭洞门,在洞口,以木石布了一个奇阵,这样,就不怕再被人侵犯了。
然后,他起身在附近仔细搜索,希望发现蛛丝马连。
整整耗了一个时辰,毫无所获。
他沉痛地坐在石窟之前,冥想父母生前的音容,与儿时的欢愉辰光,泪水不停地倾泻,凄若至极。
日落!
夜临!
他站起身来,甲别双亲的临时坟墓,然后奔向四年前与周小玉聚首的地方,那块大石,丝毫也没有改变,一切情景有如昨日,但伊人何处?
四年,他由毛头小于一变而为英俊少年,而且身负泣鬼惊神的武功。
女大十八变,周小玉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摸出那枚金钗,在手里把玩、抚摸,似乎小玉正淘气地站在身边……
他想起周小玉告诉过他,家就住在山的那一边,但,母亲不见生人。管他呢?
反正非见到周小玉不可。
突然,他发现大石上似有字迹,但大半被苔藓埋没。拂去苔痕。只见石上密密麻麻,尽是道哥、道哥、道哥……天啊!这不是小玉刻的吗?
当她左等右等,不见所等的人,该是什么心情?自己曾说过不管她能不能出来,自己一定在这里等她的,然而天有不测,一晃四年……
他的心碎了。
找她!
他转身朝小玉当年告诉他的地点奔去。
然而,一口气奔了十几座峰头,竟不见有人家的影子。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了。
他有些懊丧,也有些失望。
但是,不管花多少工夫,小玉的下落非查出不可,自己一离山,岂非更加渺茫,相见无日了。
他登上一座极高的山峰,十里内的山峰,尽入眼底,他想到了一个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如果小玉家在山中,不能不举炊,举炊必然有烟。
于是,他拣了块山石,坐下来痴痴的等。
将近中午,果见一道炊烟,自一个谷中冒起,他大喜过望,这办法竟然生了效,身形一弹,如淡烟幻影,朝冒烟的山谷奔去。
他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见到小玉之后,该说些什么?
约莫盏茶工夫,到了那冒烟的山谷,他迫不及待地奔人谷中。
炊烟在望,他紧张得一颗心“怦怦”而跳,但他踌躇了,小玉说过,她母亲不见生人,如果冒失闯去,后果如何?
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移动脚步,慢慢走去,心里在盘算着解释之辞。
林木掩映中,露出了一栋三开间的茅屋,屋前,杂生了一些花草。
静悄悄的,不见半个人影。
就要见到小玉了!他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
蓦地,一阵衣袂破风之声,遥遥传至,声音极微且远,若非吴维道,换了别人,可说无法察觉,他心中一动,急隐入谷边一块山石之后。
六条人影,急奔而至。
很明显的标志,“金龙帮”,为首的是一个鹰鼻老者,从标志的大小判别,当是一名分帮主,其余五名,有两名堂主,二名香主。
“金龙帮”的高级头目在此现身,使吴维道大感意外。
难道是为了周小玉母女而来?
转念间,六人停在隐身的山石前面不远之处。
鹰鼻老者打量了那栋茅屋几眼,一挥手,另五人刷地散开,行动相当利落,扑向茅屋,形成包围之势。
茅屋内一无动静。
五人站好了方位,鹰鼻老者陡然弹身,跃到茅屋前的花径上,发话道:“有人吗?”
屋内没有反应。
鹰鼻老者暴笑一声道:“吴方,出来吧,你躲不脱的。”
吴维道一听老者呼唤父亲之名,登时心头剧震,这是怎么回事?父母不是惨遭焚烧了吗?“金龙帮”怎会找上父亲,这不是小玉的家吗?
鹰鼻老者见没有回应,再次道:“吴方,堂堂‘流云剑客’之一竞这等脓包,龟缩着能了事吗?…”
依然没有反应。
“吴方,看来只好奉请了!”说完,挥了挥手,站在屋前的两名香主,双双拔剑弹身,向茅屋门扑去。
吴维道这一次一时不知该采取什么行动才好?
“哇!哇!”
惨号破空而起,两名香主刚扑到门边,便倒栽落地。
屋中人是谁?竞有这高的身手?
鹰鼻老者怪叫一声,跃上前去,另外站在屋子左右后三方的,也闻声扑到屋前。
“邢堂主,入屋抓人!”
“遵令!”
那被称做邢堂主的中年汉于,嚯地拔剑在乎,大喝一声,剑护前身,大步跃去;身子刚扑到门边,“哇!”又是一声惨叫,与两名香主一样,横尸当地。
六人已去其三。
鹰鼻老者连退三步,这意外的变故,使他震惊莫明。
另一个绣有堂主号志的矮胖老者厉声道:“分帮主,事有蹊跷……”。
“什么?”
“卑座认为探子传报错误!”
“何以见得?”
“吴方不擅暗器,而且功力也没这高,可能屋中人不是吴方……”
“不一定,士别三日,刮目而待,这多年难保他不另练绝技。”
“现在该如何办?”
“先查三人致死之因!”
“遵令!”
那堂主略一犹豫,走上前,俯下身去,稍稍翻脸,突地怪叫一声:“金……哇!……”
一个金字出口,接着便是一声惨号,扑倒在尸身之上。
连续四名高手离奇死亡,却不见人现身,这未免太可怕了,连暗中的吴维道也不禁为之胆颤,当事人自不必提了。
鹰鼻老者怔住了,这场面使他不知该如何应付,事实非常明显,屋中人功高英测,但他仍认定屋中人是吴方,厉声喝道:“是汉子的,就现身出来,暗箭伤人,算哪门子武士?”
屋中没有反应。
场面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另一名香主,早已惊得面无人色。
吴维道心中明白,屋中人决非父亲吴方,但不管是谁,对方是为父亲而来,自己岂能作壁上观,是仇是怨,做人子的应当接下。
于是,他现身出场。
“阁下,幸会了!”
鹰鼻老者,陡地全身一震,回过身来,口里跟着厉声喝道:“什么人?”
及至看清眼前是一个书生打扮的美少年,不由又是一愕,眼前的恐怖情形,使他成了惊弓之鸟,不然,堂堂“金龙帮”
分帮主,其功力是可以想见的,决不至如此失措,同时,吴维道现身发话,他才发觉,这也说明了来者决不寻常。
吴维道不答所问,反问道:“阁下如何称呼?”
鹰鼻老者惊疑地望着吴维道,他想,这突然现身的书生,是否与屋中人有关?
久久才道:“本座‘金龙帮’属下‘洛阳分帮’帮主于大为!”
“哦!于分帮主,失敬了!”
分帮主于大为对吴维道有些高深莫测,期期地道:“少侠如何称呼?’吴维道不愿报出真实姓名,一时又没有适当的话回答,转念道:“人称在下‘不死书生’!”
这外号是他临时胡说的,在武林中可说不见经传,于大为惜然道:“不死书生?”
“一点不错!”
“少侠与屋中人是何渊源?”
“屋中人是谁?”
这一反问,使于大为哑口无言,他根本就不知道屋中人是谁,停了一会儿,才道:“少侠出现此间,当非偶然?”
“当然!”
“本座可以问原因吗?”
“在下在寻人!”
“寻谁?”
“这与阁下无涉!”
“本座……也是寻人,也许我们的对象是同一个……”
吴维道明知故问地道:“阁下寻的是谁?”
“‘流云双剑客,之一的吴方……”
“啊!”话声一顿,故作不经意地道:“那流云双剑客为首的……”说到这里故作沉吟。
“少侠是指范文昭?”
吴维道心中一喜,一句话便套出范文昭之名,否则他根本不知道“流云双剑客”的另一客是谁,因为父亲生前从未提到过。
“对了,人呢?”
“没有下落!”
“阁下方才说要找吴方?”
“不错!”
“为什么?”
“这点歉难奉告,少侠当知吴方的为人?”
“怎样?”
“人所不齿!”
吴维道心中一阵绞痛,众口一词,都说父亲为武林同道所不齿,为什么?父亲生前究竟做了什么为人所不齿的事?于是,沉声道:“吴方究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于大为眉毛一紧,道:“少侠不曾听人说过?”
“有,但语焉不详!”
“本座也未便饶舌!”
吴维道一横心,大声道:“如在下非请阁下说出来不可呢!”
于大为冷冷一笑道:“本座尚未被人迫过!”
吴维道毫不放松地道;“今天算破例吧!”
“凭什么?”
“为了使在下不拔剑!”
这话可说狂妄到了极点,即使是泥人也会冒火,何况堂堂分帮帮主。于大为嘿嘿一声冷笑,道:“不死书生,你不嫌这话太目中无人了!”
“一点也不!”
“你拔剑又如何?”
“阁下将无法安然离开。”
“本座倒要试试看!”
场面突然紧张,眼前摆了四具死尸,屋中的事尚未了结,又加上这不期而遇的”不死书生”横岔一技,大言不惭,不知是实是虚。
那呆在一旁的香主,脸色变了又变,开口道:“禀分帮主,卑职之见,告诉他了吧,屋中人的事尚待解决!”
于大为想了一想,道:“好吧,不死书生,算你狠,吴方忘恩负义,出卖少主……”
吴维道心头猛地一震,道:“真有此事?”
“不假,尽人皆知!”
“什么少主?”
“你对这些事一无所知?”
“所以才请阁下指述!”
“为什么?”
“好奇吧!”
“本座的话只能到此为止,你以后再向江湖朋友询问吧”
“阁下不准备相告了?”
“不死书生,行事不宜过分,本座的话只到此为止!”
吴维道转念道:“也罢,阁下此来是追缉吴方?”
“本座不否认!”
“何冤何仇?”
“本座奉命行事!”
“在下曾眼见烧焦的死尸!”
于大为厉声道:“何处?”
“距此不远,吴方的隐居处!”
“那不是他夫妇的死尸!”
吴维道为之心头狂震,当年烧焦的死尸竟然不是父母,那么父母亲仍在人间!
对方怎么知道的呢?他不由地脱口惊呼道:“被害的不是吴方夫妇?”
“不是!”
“那死者是谁?’、
“是去找他的对头!”
“啊!”
“不死书生,看你来意并非为了吴方?”
吴维道颤声道:“说出死者是谁!”
“这点办不到!”
“看来你又要拔剑了?”
“有这可能!”
于大为偷窥了那茅屋一眼,依然一无动静,屋中到底是何许人物,令人莫测。
吴维道内心也是奇疑不已!
“不死书生,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还是继续未完的话吧!”
“本座说办不到!”
“阁下,这由不得你了……”
说完缓缓地拔出铁剑,黑黝黝的剑身,毫不起眼,手腕一震,剑身进出的剑气,激起了一阵嗡嗡之声,有如郁雷,再一圈,一划,道:“阁下能接这一剑吗?”
于大为连退三步,满面骇然之色,久久,才嗫嗜地道:“好剑术!”
“如何?”
“你的目的只是要听吴方的故事?”
“不错,仅此而已,”
于大为思索了片刻,道;“不死书生;你当知屋中人是谁?”
“不知道!”
“先办件事如何?”
“何事?”
“看看屋中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先说故事如何?”
“那需要时间。”
“很好,阁下认为该如何办?”
“先查明死者致命之削”
“这太容易了,如怕突袭,何不用绳套将死尸拖一具过来?”
“啊!”于大为恍然大悟般地啊了一声,然后向那名香主打了一个手势,那名香主左右一阵顾盼,扯过靠窗的花藤准备套取尸体……
“哇!”
又是一声惊人的惨号,那名香主仰面栽了下去。
吴维道与于大力心头剧震,屋中人不但神秘,而且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