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派派小说 > 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 第八章

第八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运气好而已,谁也不知方女士会在今日突击检查,偏偏她患了眼疾。

以后,保证方女士只记得她千度近视,不知省却几许麻烦。

这是懦弱?不不,熟读心理学的乃娟真切认为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还有,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翌日,眼睛肿得睁不开来,乃娟再去看医生。

西医姓goodman,叫好人医生,当下同乃娟说:“你要休息,请假三日,不准看计算机电视书本,戴眼罩听音乐,眼睛非同小可,不得掉以轻心。”

“是,是。”

“还有,请拿三千元出来,我代你捐赠奥比斯飞行眼科医院。”

“一定,一定。”

离开诊所时,乃娟多了一只眼罩。

回到家里,她听医生话,卧床休息。

适才在办公室,有人提起谢淑芬。

嫁了富商的她已成为利家亮继母,不知蜜月回来没有,十分牵记她。

真没想到淑芬的电话随即到了。

她声音同以前一模一样,“办公室同事说你因眼疾告假,我立刻来看你。”

淑芬带着女慵一起来。

“这三天工人在这里照顾你。”

本来行头已经十分考究的淑芬如今更加打扮得无懈可击,却又不过份华丽,乃娟表示赞赏。

“生活幸福吗?”

淑芬自己找到拖鞋换上。

她这样答:“想要的都全得到了,我们这一票人比林黛玉她们略有智能,绝对不敢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乃娟微微笑。

“乃娟,听说江总退休,由另一位女士顶上。”

“人来人往,平常事而已。”

“这位女士去到哪里对同事来说都是一种惩罚,你不如出来,我介绍你到利氏工作。”

乃娟笑,“那岂非裙带关系?”

“咄,这世界原本如此,藤牵瓜,瓜牵藤,别撇清了,白吃苦头。”

“你说的是,一有必要,立刻求救。”

“你是衷心喜欢辅导员工作吧。”

乃娟点点头。

淑芬取过报纸娱乐版头条,读给她听:“嫁富商之息影四十七岁女星剖腹再生一女,六日后出院化靓妆装上假睫毛供百余记者拍照,临上劳斯莱斯之前,挥舞双手向众人道别。”

乃娟闭着眼睛,“伤口仍然是疼痛的吧。”

“演技如此精湛,又那样爱热闹?其实何用息影。”

乃娟说:“如不,你我茶余饭后,谈些甚幺?”

“乃娟,我怀孕了。”

乃娟跳起来,又躺下。

真想不到,满以为淑芬享享福就算了,没想到她真的做起利太太来,与息影女星彷佛五十步同一百步。

“利先生年纪不小了,可是他终于也同意我应有自己的子女,我们到纽约著名生育诊所去了一趟,此刻我怀着孪生儿。”

“广东人叫-胎,多像形:-,两个小孩子并排在一起。”

“你好象没多大兴趣。”

乃娟笑,“我妒忌呀,你叫我说甚幺?大家是同事,一下子你甚幺都有了,我孑然一人,你怀着-胎。”

“说得出妒忌,就不是真妒忌。”

“喜欢子还是女?”

“我希望两个都是女孩,留在身边,照顾老妈阿姨,做我们司机,替我们叫菜,把别人悉心辛劳养大的好儿子钧了来服侍咱们,听我们使唤。”

乃娟哈哈大笑。

“你多多休息,我还有点事。”

老友走后,乃娟睡着了。

听到有衣裤——声,乃娟记得这是外婆身上香云纱衣裤在走动时声响。

“外婆?”

似有一只手,轻轻拂动她额角。

乃娟鼻酸,“外婆。”

她想握住外婆的手,但是四肢不能动弹。

“外婆,他日相逢,我是否会以孩童形态与你见面?如果可以选择,我愿做小小乃娟,永远伏在你膝上,即使甚幺能力也没有,亦心甘情愿。”

乃娟落下泪来。

她忽然惊醒,忍不住饮泣。

“喝杯水。”是利家亮。

“咦,你怎幺来了?”乃娟连忙坐起来。

“佣人开门给我,同事说你告病假回家。”

乃娟点点头。

“乃娟,我来向你道歉。”

乃娟摇摇头,“不用,你甚幺都没做错。”

“我不该批评你生活细节,粗枝大叶亦有好处。”

乃娟笑了,“谢谢你。”

到了这个时候,乃娟已经知道她喜欢的不是利家亮真人。

她与他真人只能做彼此谅解明白的好朋友。

乃娟笑,“去,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子,只吃一个牌子,一种味道的冰淇淋,必需用银碗装出来,你俩决不草率用电邮通讯,一定仍然用毛边信纸信封以钢笔醮海军蓝墨水写出书法,labour不是labor,照牛津字典英文标准拼法不是美式拼宇——”

利家亮被她逗得笑出来。

乃娟继续揶揄他:“孩子们只穿蓝白海军装,你们家不做亲子活动,与子女相敬如宾,一早送去寄宿,五岁必须学习庄子秋水篇以及雪莱的『听听云雀』可是这样?”

利家亮亲吻她的手,“可见你甚幺都懂。”

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度假绝对不能往夏威夷,只到美国东岸罗得岛,或是地中海漫游,家亮,你碓有条件生活得似小说里人物,我不行,我是小小公务员,需脚踏实地。”明敏的利家亮替她总结:“你不爱我,你才不会牺牲自由进入我的世界。”

全中。

他俩拥抱。

“家亮。我爱你。”

“我也是。”

他们欢畅地笑起来。

利家亮躺在地上,絮絮说了些工作上琐事,很快睡着了。

将来,如果要恶作剧的话,可以在他婚礼上同新娘子睐睐眼说:“他睡相不怎样好呢。”

乃娟检查一下他衬衫上纽扣,果然不出所料,纽扣全是贝壳做的,他这样的人,恐怕不会穿塑料纽扣的衣服。

乃娟叹一口气。

她的决定是正确的。

人生来这世界一场,匆匆数十年,红颜弹指老,-那芳华,最主要是开心。

利家亮在小事上都那样执着,可见是个痴儿,如遇大事,要不执迷不悟,要不看破红尘,似乎没有中间路线,这种性格最危险。

江总同她说过:“乃娟,做人若懂得随遇而安,既来之则安之,便可舒服过其一生。”

乃娟紧紧记着这话。

她没有条件做完美主义者。

利家亮不同。

想通了心里一片明澄,乃娟微微笑。

至于红眼睛,第二天就褪了肿,以后不再偷窥利家亮,一定不会复发。

乃娟仍戴着黑胶框眼镜上班。

前任助手谭心在办公室等她。

“谭心,你好吗?”

“吴小姐,无事不登三宝殿。”

“你结了婚?婚姻有问题?”

“不,不是这个,我在小学教书——”她欲语还休。

乃娟说:“坐下慢慢说,喝一杯香茶润一润喉。”

“吴小姐,”谭心十分为难,“五年级,终于要教到性教育了,已去信通知家长协助,我只觉难以启齿。”

乃娟哈哈大笑,“你平日不是口齿伶俐,十分磊落的一个人吗。”

谭心沮丧,“我教男女混合小学,若干男女生已经开始发育,但仍是孩童心灵,浑然不觉青春期已经降临,彼此还在操场上追逐,特别难教。”

“我可以帮甚幺忙?”

“吴小姐,你可否以专家身份在一旁指点?”

“叫我到你课室?”

“是,请看在往日情谊,客串演出一次。”

“谭心,你可有借助教育短片?他们请解得明了清楚,十分客观。”

“资料都齐全了,我不敢回答学生问题。”

“好,我替你走一趟。”

谭心感动得几乎落泪,“吴小姐,你救了我的贱命。”

那是一个星期三,乃娟告了半日假到主怀小学。

五年级小学生显然比她们小时候更高大壮健,也聪明敏捷得多。

这一代在电影电视及互联网上得到的知识不知多丰富,但是,孩童仍是孩童。

短片先介绍女体。男同学咕咕笑,接着,介绍男体,女同学齐齐说:“gross。”

谭心尴尬,不知如何开口。

乃捐出声打圆场,“各位同学,这都是人体构造一部分,我们身体原本如,请留心观看片段。”

小孩们总算静了下来。

影片播放完毕,学生纷纷举手问问题。

乃娟一一解答。

“人类是卵生?”

“我们的生命之源,的确由一枚受精卵开始。”

一个小小圆脸的可爱女孩大惑不解,“卵子在一个人身上,精子在另一个人身上,如何结合呢?”

这下子连吴乃娟都咧开嘴笑个不已。

难怪谭心要把她叫来帮忙。

乃娟尽量用最精简的言语讲解。

她发觉校长出来旁听,同时,向谭心表示赞赏。

校长与乃娟握手致谢。

她一走开,乃娟便对谭心说:“没有下次。”

谭心却说:“这班小学五年级生,一直到七老八十,仍会记得,某一个星期三上午,一位漂亮潇洒的大姐姐,来学校为他们讲解性教育。”

“会吗?”

“换了是你,你也记得。”

“嗯。”

“多好,女生从此对她们的周期没有疑窦,我小时候因无知受到极大震荡,今日想起,仍觉悲痛。”

“时代有进步。”

乃娟喝完一杯茶告辞。

谭心千过万谢送到门口。

走到车旁,乃娟忽然觉得有人在身后看她。

这是动物灵感。

她立刻转过头去,可是又看不见有人。

乃娟想到上次也是到学校做义工,她看到了李至中,当时还以为他是职员。

她开着四驱车走了。

她有点出神,后边的车子响号,她才醒觉地提高速度。

驶近花档,停下来,买一大束姜兰,这时,又好象有种特别感觉,她再次回头看。

但是,花档附近只有她一个人。

吴乃娟想念牵记李至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真奇怪,乃娟从不觉得李至中是会叫人萦念的一个人。

回到公司,她如常工作。

每一对夫妻都有欣不尽的衷情。

这一对因婆媳不和,要求协调。

陆太太打扮时髦,可是颈上悬一条纯金链子,坠着一面椭圆型金牌,老式地刻看花好月圆四字。

对于乃娟这一辈来说,月缺月盈,不过是一种天象,同刮风下雨一样,绝对难以引起遐想,而温室之内,必有芳草,甚幺时花都有,她从来对花好月圆没有太大的憧憬。

但是这一刻她有若干感髑。

她听见自己轻轻说:“你同婆婆,其实是陌生人,忽然得一起生活,一定不惯。”

陆太太如逢知己,落下泪来。

“一时间不能够爱屋及乌,也情有可原。”

陆先生啼笑皆非,“家母不是乌鸦。”

乃娟说:“你太太嫁你,不是嫁你母亲。”

“那么,吴小姐,我应该怎幺办?家母才五十七岁,未有资格进老人宿舍。”

“她可有职业?”

“她一生都是家庭主妇。”

“呵,没有自我,最最失策。”

“她是老式妇女,当年人人如此。”

乃娟说:“看得出你敬爱母亲,是个好儿子,一个人即使赚得名利,但一不能孝敬父母,二不能友爱弟妹,也是无用。”

“吴小姐,你对我们困境有无忠告?”

“也许,搬到郊外村屋,母亲住楼下,像一个房东,你俩住楼上,似房客,孩子们则上下跑,会不会好一点?”

陆太太跳起来,“我怎幺没想到!”

“上班路途遥远——”

“我愿意。”

乃娟微笑,“或是在市区租两个小单位,贴邻,一个家务助理两家走。”

“我们经济上可以负担得起。”

“只不知母亲怎幺想。”

陆太太大怒,“陆家栋,你若连这一步都不肯走,这样好了,你与慈母住一单位,我与子女住开一边。”

那孝子才诚惶诚恐地说:“是,是。”

乃娟好奇,“你可有弟妹,抑或是独子?”

“他有一弟一妹,都有优差。”

乃娟说:“孝顺是好事,千万别嫁忤逆子,没良知的人对女人不会好到甚幺地方去。”

“吴小姐说得对。”

“另置一个家,的确需要花费一大笔。”

“你刚才不是说值得?”

陆太太很坚决,“负担得起没问题。”

他们离开乃娟办公室。

吴乃娟会同公婆一起住吗?

乃娟笑了。

相处易,同住难,最好连夫妇都分开住,状态良好才见面。

北美洲有一种相连的-屋,贴在一起,却不同门口,各自为政,要见面只一步遥,最适合刚才那家人。

乃娟收拾桌上文件。

新老板进来了,絮絮谈起公事,显然没有把乃娟当外人,一副黑粗框眼镜竟有这样大功效,始料未及。

下班时间到了,乃娟披上外套。

新上司问:“天天穿灰色,不闷?”

乃娟谦逊答:“我就是那样一个人。”

多年来她有惊无险,就是靠这个优点。

上司很满意,放她离去。

不愿下班的她又去缠另一下属聊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