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派派小说 > 相思莫相负 > 第七章 二、且向花间留晚照

第七章 二、且向花间留晚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每次读到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无论当时心情多么平静,都会在瞬间惊诧不已。往日的素颜清淡,被抛之一空。脸上像被涂了胭脂花粉,头上戴了金银珠钗,身上披着华衣锦缎。这就是杏花,它不仅装扮着自己,还可以感染别人。一朵朵红杏,开到刺眼,就那样没有顾忌地欢笑,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将生命耗尽。用最短暂的时间,等待着收获灿烂的果,它们似乎从来都不屑绽放的过程,视死亡为乐趣,视悲悯为软弱。所以它们有勇气探墙而出,而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因为它们向往人间烟火,愿意和一粒尘埃发生爱情,愿意和一缕清风亲吻,更愿意被行人采折,带回家插入瓶中,装饰别人的梦。

而世间之人,往往不及一枝红杏,以为守在世俗画的圈内,就是坚贞。却不问,人活着只有一世,既是来到人间,就该让红尘的烟火熏燎,才不辜负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所谓红杏出墙又如何?任何的人事,都会有不可预测的变故。人生当走过逼仄的深巷,去创造奇迹,创造唯一,甚至去创造衰败和死亡。这世间,也没有量身订做的人生,因为,有时候突如其来的事件,连命运都无法掌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接受过程所带来的结果,做个睿智的人、淡定的人。无谓成败、无谓生死、无谓得失,也无谓来去。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浮生若梦,做梦容易,梦醒却难,人生总是苦多甜少,悲多喜少。应该不吝啬钱财,纵是散尽千金,也要换取这片刻的春光和欢娱,也要博得美人一笑。这时的宋祁,携歌妓一起来游赏春色,看如烟杨柳,绚烂红杏。只觉人生得意须尽欢,纵算到明天就要将春色归还,留孤独给自己,也不能辜负今天。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他们将春光,调制成酒,花瓣当做菜肴,趁着大好年华,肆意地交换着杯盏。纵是断肠,也无悔。他们一起举杯,劝斜阳,希望可以在花间多徜徉一会儿,不要那样无情地离开。整首词,都表达出词人对春光的无限依恋,缠绵而不轻薄,华美却不艳丽,情怀真挚,心性豁达。词人在告诉我们,珍惜缘分,珍惜时光,宁可辜负流年,也不要被流年辜负。烟柳骄傲地穿着自己的绿衣,红杏孤高地守着自己的红颜。不需要将爱说出口,春风会给我们最深情的拥抱。

宋祁的一生,应该算是如意,这与他的历程和性情相关。宋祁,字子京,北宋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1024年)与兄郊同登进士第,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为第一,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短短几行,写着宋祁一生的名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穿着官服的宋祁,在北宋京城的崇正殿,春风得意。而这首词,更体现出宋祁疏放明朗的心性,他宁肯为春光千金散尽,也不愿为世事拘泥。虽在朝为官,却一生闲游山水,折柳采花,恣意人生。他的另一首词《锦缠道》写着:“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以闲雅欢快的笔调,抒发了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情怀。

记得《红楼梦》中,一次行酒令,探春掣得了一枝杏花,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探春就是那枝凌云的杏花,敢与世抗衡,她果敢,所以她远嫁他乡,也可以在异国的土地开得灿烂。这让我不禁想起,每个人的前世,或者都是一株植物,所以百花千草中,其间有一株牵系着自己的今生。金陵十二钗中,每个女子,都是一朵花,黛玉是风露清愁的芙蓉,宝钗是艳冠群芳的牡丹,湘云是香梦沉酣的海棠,李纨是霜晓寒姿的老梅,惜春是佛前的莲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也是因这一句词,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做红杏尚书。一枝红杏,探墙而去,倚云而栽。花事登场,花事落幕,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纵是尝尽冷暖人情,也要和红尘同生共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