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孙伯镇开口了:“你到任有部照没有?”
“部照”就是吏部所发的“文凭”。谢应龙答说:“有。”
“你把部照拿来我看。”
“是”
“下去吧!赶快把部照送来。”
谢应龙磕了个头,退了下来。顾不得汗透重衣,连夜翻山越岭,骑马赶回汶川。
“娘、娘!”他一进门就喊:“赶快把我的部照找出来。”
“部照?”谢太太问:“什么部照?”
“部照”是个广泛的名词,譬如设典当要请领执照,开牙行要请领牙帖,都称之为“部照”。谢太太当然不会想到,他所问的是到任的文凭。
“原来是这个部照。”谢太太说:“那要问谢升。”
这两年,谢升身弱多病,而且谢应龙境况很好,让他在家养老,所以这一回未曾随到茂州。等把他唤来,说要找文凭,自然要动问缘故。
“是这样的——”
等谢应龙一说经过,谢太太与谢升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谢应龙便问:“娘,怎么啦?”
“你说,这孙道台的名字叫孙伯镇?”
“是啊!伯仲叔季的伯,镇江的镇。”
“他是你叔叔的好朋友!”
原来孙伯镇是进士出身,殿试以后,分到礼部当主事。部里的书办,对这些新科进士,向来是藐视的,只有阿毛的叔叔不欺生,对孙伯镇殷勤教导,因此身分虽不相侔,却结成了好友,经常在谢家喝酒聊天,谢太太与谢升,跟他都很熟的。
“这样,”谢升说道:“只有我陪老太太到茂州去一趟,看了孙老爷再说。”
于是主仆三人,一起到了茂州,在旅舍里安顿了下来,谢升持着谢应龙的文凭,到行馆求见孙伯镇。
“你把东西交给我好了。”差官说道:“孙大人哪有工夫见你?”
“不!”谢升答道:“孙大人交代,一定要面呈。”
“好吧!”差官无奈,“你等着,我进去替你回禀。”
孙伯镇听说送谢应龙的部照来的人,是个须眉皆白的老苍头,便猜到是谢升,唤进来一看,果不其然。
“是你!坐,坐!”孙伯镇很客气地说:“有十年不见了吧?”
“是,孙老爷!”谢升仍旧用以前的称呼,“谢升有下情回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