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顾晓梦和朱一彤并不灰心,事情得一点一点做,起码,那些企业的赞助是实打实的。
于是,朱一彤和顾晓梦先是在东海市和西城市两地政府的帮助下,选好了几处地点,然后在那些大企业的赞助下,训练场所开始修建了。
然后就是各种专业设备的采买。
而城市联盟青训营的教练们也开始了新的工作,他们每个周末都将那些抽出时间前来训练的孩子们和城市联盟青训营的孩子们集中到一起,开展专门为这些孩子们准备的趣味课,增加孩子们对于足球的兴趣。
而这些以游戏为主的趣味课,自然增加了孩子们对于足球的兴趣。
而一些以足球为主题的对抗游戏,也是让孩子们对于胜利的渴望完全地释放了出来。
渐渐地,周末前往各个训练场地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而随着孩子们的增多,顾晓梦和朱一彤的进程加快了许多。
几个训练场地的孩子们,已经按照各自的学校组织成了几支队伍,他们会在训练场进行比赛。
本来还有些家长不是很支持孩子前来踢球,但是看到孩子们在训练场地玩的非常的开心,家长们也就释然了,在这里玩,总比去玩其他的要好得多了。
慢慢地随着来的孩子的增多,队伍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顾晓梦和朱一彤再去和学校谈,学校见家长们都已经接受了,而且这些孩子们也并没有来踢球,而耽误了写作业,所以,学校们也都慢慢地接受了。
于是,这些训练场地有开始的周末有训练,有比赛,变成了每天都有训练,有比赛。
不到一年的时间,东海市和西城市青少年联赛开始了。
这个联赛和之前的青少年联赛是有着区别的。
之前的联赛是以学校为单位,分成两个组,然后西城和东海两个城市分开举办,最终获得最后胜利的球队在代表所在的城市进行最后的决赛。
而这一次的联赛则更趋于职业化。
两个城市所有参赛的球队,依然是分成了两个年龄组,不过并不在是以小学组和初中组进行分配,而是按照年龄分成了两个组。
分别是十二岁以下,和十六岁以下,将会进行主客场的双回合比赛。最终按照积分决出名次。
所有的赛制和积分完全按照职业联赛。
所有的参赛球队,每场比赛的报名人数,必须不低于十八人,否则就将会取消比赛资格。
而且这一次所有的参赛球员,如果以后走上职业球员的道路,那么第一家签约的俱乐部必须支付百分之二十的费用,作为这名球员的培训费。之后每一次转会都要支付百分之一的费用,作为培训费。
虽然加入了这些规定,但是报名的球员和队伍还是不少。
十二岁以下的球队,两个城市共报了二十多支,最后在筛选下,将几支不达标的球队进行了合并,就这样,还有十六支球队。
十六岁以下的经过合并之后,还有十四支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