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江湖中人,所以意外见太多了,此时杨淑茹不由得担心了起来,她怕来上香的人是遇见什么意外了,所以在附近寻找着,想看看是否有打斗的痕迹或者是血迹什么的,等等的蛛丝马迹。
三个徒弟一看也知道杨淑茹是觉得有异常,所以在寻找蛛丝马迹,因此也放下祭品帮忙寻找,然而找了许久都没发现什么异常。
这时候杨婉蓉开口说:“师父,虽然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但这非常不正常,莫非来祭拜师伯的人出了什么事,要不然再着急离开也不可能把纸钱摆放好,没火化就离开”。
杨淑茹:“我就怕是这样”。
杨婉秋:“或许是人家有急事要离开,为了安全所以不敢点火,想着师伯香火这么旺,不一会儿就有人来,来的人自然会帮忙火化”。
杨婉晴:“都不对,我想是人家内急了,解手去了”。
师徒四人正在争论,赵飞凌已经看见是茹姑姑她们师徒几人了,所以他也就跳了出来。
众人一见面,自然非常开心,赵飞凌赶紧解释说:“茹姑姑,我是进宫商议是否出兵攻打凉国的事,最后决定不出兵,但是因为现在局势紧张,皇帝让我回苏州整顿兵马,我想着师父葬在此处的时候我都还没来过,所以才悄悄前来,所以方才发现有人,不得不躲避”。
杨淑茹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所以也打听了当前的形势,赵飞凌把知道的都一一说给她们师徒四人听。
原来,不仅是赵飞凌的大事已了,杨淑茹师徒的大事也已了,所以四人在各地游历了一番之后决定返回昆仑山,所以此时临走时自然是要来拜祭柳川的。
本有千言万语,但是此时赵飞凌是悄悄前来的,如果遇见认识他的人或许会有麻烦,所以没多久之后他便辞行了。
因为知道赵飞凌的难处,所以杨淑茹等人也没有挽留,相互道别之后赵飞凌便离开了。
因为算是擅离职守,所以赵飞凌路上并不敢耽搁,虽然没有日夜兼程,但也算是不是在赶路,就是在赶路的路上。
因为百姓看见国家似乎要打仗,这打起仗来粮食可就是稀罕物了,到时候粮食价格会飞涨,所以此时赵飞凌所到之处,百姓都在抢购粮食。
打听这下赵飞凌便明白了,因为局势紧张,所以奸商们不管是否打仗,都是宣扬要打仗了,但百姓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都想堆积多一点粮食,因此才会出现抢购粮食的情况。
然而此时还没进入自己封地,所以赵飞凌也不便惩戒这些坐地起价,大发国难财的奸商。
看着其他地方如此,赵飞凌想着他封地上的那些奸商肯定也都是这样欺骗无辜的百姓,想着凉国自然不敢攻打黎国,到时候不打仗,这些高价购买米粮的百姓就要吃大亏了,所以赵飞凌更是拼命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