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慧帝才说出了他真正的意图。
原来,慧帝早已经听说赵飞凌认识卫国的三公主黄思曼,所以想让赵飞凌娶她,两国结亲,这也算是比较稳固的盟书。
赵飞凌一听,一口饭差点呛死,久久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皇帝金口玉言,总不能拒绝,但公主之尊,自然是不能当侧妃,也就是将来她肯定是要当正妃的,这样一来,她便直接就跃到了李凝香和叶小蝶之上。
慧帝:“爱卿莫怪,卫国尚未成婚的也就这么一个公主了,而且卫国皇帝也说了,这三公主指名道姓就是如果要她嫁到黎国来,那便只愿意嫁给爱卿你”。
赵飞凌能理解黄思曼,只怕她这个时候也是迫于无奈,嫁给一个认识的人总比让她嫁个一个不认识的好,而且赵飞凌作为圣人柳川的弟子,对她而言也不亏。
然而赵飞凌真的无法作答,许久之后才憋出来一句:“陛下,她的年龄比小王大上几岁,小王的潜意识里觉得有些别扭”。
这也是此时心乱如麻的赵飞凌能想到唯一的托辞了。
一个措手不及的赵飞凌怎么也比不过一个准备充分的慧帝。
慧帝:“印象中爱卿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洒脱不羁的人理应是明白爱情是没有年龄的才是”。
赵飞凌也已经无言以对,不过他反应还算不慢,终于想到了一个或许能解决的办法,赵飞毕恭毕敬地说:“小王恳请陛下允许,小王想出使卫国,谋求结盟”。
慧帝之前想过赵飞凌或许有千万种托辞,但他没想到的是赵飞凌竟然主动要求出使卫国。
慧帝也沉默了一下,觉得反正要的是一纸盟书,既然当事人可以亲赴卫国那便更好,所以他不慌不忙地说:“爱卿能出使卫国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朕觉得一纸盟书不够,如若不结亲,某天有什么事端的话盟书随时可以变废纸”。
赵飞凌此时除了答应别无他法。
饭后,正事也谈完了,赵飞凌为了不打扰慧帝休息,所以便告退出宫,返回驿站。
出使一个国家是大事,要带礼物,例如特产、稀罕物、特色产品,还要写国书,国书怎么写都要让大臣们一起研究很久,所以慧帝最少还得派人准备个两三天,这时候赵飞凌也闲来无事,所以赶紧着手写信,给李凝香和叶小蝶细说进宫所遇情况。
信的内容大概就是说:进宫后,慧帝以国家利益需要所以要和卫国和亲结盟,要自己娶卫国的三公主,也就是黄思曼为正妃,自己无法拒绝,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主动请缨出使卫国,前往卫国看看是什么情况再做打算。
赵飞凌还在信中保证,就算将来真的娶了黄思曼,那也不是他的本心,只是被迫无奈。
为了不让两个娇妻美妾生气,赵飞凌可谓绞尽脑汁,一封百余字的信他足足想了将近一天才敢落笔。
此时赵飞凌算算日子,才想起李凝香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五个多月,再过数月即将临盆,如果按使团寻常的速度,那么将来她临盆的时候赵飞凌根本不可能在她身边。
想到这里,赵飞凌赶紧让人把信发往苏州,然后立马进宫找慧帝商议使团应该全体骑马,不能带步行的。
没想到的是慧帝一口就答应了,原来慧帝也怕夜长梦多,怕凉国抢先一步和卫国结盟,所以早就准备了马车和马匹,他原本就是准备不带步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