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百姓蜂拥而至。
到了之后,才知道,这间酒楼,是不收银钱,他们收寿命。
想要在酒楼吃饭,简单,签一份契约就可以了。
听到这里,阮和脸色渐沉,不过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饿极了,追在乎那契约?不吃,就要饿死。至于交易寿命,谁信?酒楼的东家就是县城的供奉,平时凶恶得很,大家都以为他终于良心发现,变着法子做好事呢。”
老妇说到这里面露恐惧:“谁知道,签名吃饭的人,当时没什么事,等吃饱走出酒楼的门时,瞬间就苍老了十来岁。”
“其他人什么反应?”
阮和挑起眉毛,问道。
“其他人,能怎么办,饿死鬼和饱死鬼,总得选一个吧。还有人选择离开,谁知道,第二天尸体就出现在大街上,死了几批,就没人想着走了。”
“除此之外,供奉还允许带食物走,并且明码标价,一年寿命换一碗米。第一次去的人,都是因为太饿,吃得太多,所以才变化那么明显。”
饭跟菜,显然不是一个价格。
阮和若有所思。
老白姓么,尤其是北地人,逆来顺受,只要稍微给一点活路,他们就能坚持生存下去。
这个供奉让米铺老板不卖米给北地人,恐怕也是这个原因,更能忍的,就多承担一些。
后面的故事,他已经能够猜到了。
一年寿命换一碗米,听着很离谱,但是省着一点,再多掺点水,一碗米勉强够一大家子撑一天了。
“那时候,我实在撑不下去了,想着去酒店换一点口粮吧。反正一把老骨头,没多久好活了。”
老妇人声音充满了后悔:“结果,就晚了一天,我那傻儿子留下一封书信,就不见了。第二天酒楼的人送了小半桶米过来。”
她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纸,颤颤巍巍的打开,上面只有一句话:
“娘,儿子不孝,请照顾好孙子。”
阮和没有再问老妇人接下来的打算。
如果今天他没有过来,恐怕老妇人就要带着孙儿狗剩一起上路了吧。筚趣阁
可是,哪怕是用她自己的寿命去交易,又够孩子撑几天?
而且,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孩子,一个人,能活下去?
还不如,一起上路。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把一切都说给法海听的缘故。
本就准备死了,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求求大师你发发慈悲,带着狗剩走吧。”老妇人双目泪流,声音嘶哑道:“他……他才十岁啊,还没娶媳妇,他不该死在这里啊。”
虽然县城里的人不能离开,但是过路的人从来没出过事。
如果跟着这个和尚一起走,说不定能逃离这里呢。
她不确定,但她只能赌,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老人家,你就放宽心吧。”阮和宽慰道:“我一个出家人,怎么擅长带孩子,还是你自己照顾他比较好,至于粮食,我会想办法的。”
老人哭声一顿。
这个和尚想办法,他能想什么办法?此时,哪怕有钱,又去哪里买吃的?
他理所当然的把这一番话当成了阮和的推辞。
老人无助的叹了一口气,沉默了一会儿,指着桌上的粥道:“那就多谢大师了,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办法。”
她没有戳穿,依旧将最后的食物留了下来。
反正已经做了去死的决定,吃了也是浪费,不如留给这个过路的和尚,万一他回心转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