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派派小说 > 四朝玉京春 > 第16章 滑头奸细

第16章 滑头奸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柳如海是花花大夫,和王家新太太眉来眼去,曹夕晚想,这不关她的事。

柳如海还暗暗在南康侯府附近盘了一家茶铺饭庄儿。

这亦与她无关。

曹夕晚忙着开铺子。

++

她近几日出门,先到清凉门附近歪帽儿胡同毛记炊饼店。

毛二狗的亲娘在围裙上抹着手,连忙接着她进门:“曹娘子来了,快进来坐。”

陶碗茶香,竹杆儿撑起的布幔边角上,片片金阳。

毛大娘是做炊饼的,窗外沿街支起一个小小茶摊子,也卖茶。

就在对街后面巷子深处,一角碧色飞檐,她看到了石明娘的居处。

++

“赚什么钱?曹娘子你知道,我这只是没亏本罢了。”毛大娘叹着气。

曹夕晚顺道想来找石明娘打听消息,但也不急。她先借了毛家茶摊儿,见了几个懂行的药店伙计,都是上柜的大伙计,捡药的大伙计。

这种伙计,按药行习惯,入行都要在大药铺子里做五年以上的学徒。

他们还要识字、会算,能背出好五六百种的药名,才算出师。

否则捡错药、看错了方子,可是会死人吃官司的。

++

毛大娘笑眯眯,招呼过客吃茶、吃饼儿。

曹夕晚骑着驴儿,慢慢悠悠,在石家所在的青石巷子曲曲折折地行着,已是惊起燕雀。

石氏楼中的婢女与宾客们如临大敌。

++

“阁下是……青娘子?”

石氏闺楼,乌漆小门,深藏巷底。门前藤萝兰草,美人绿玉芭蕉。

有一清秀妇人立在芭蕉下,玉簪锦衣,微笑曲礼:“妾身,代王府女官李氏。”

曹夕晚一笑,坐于驴背,点头为礼。

李女官并不见怪:“阁下何来?”

“来访旧友。”

“……原来如此。”李女官无奈笑着,“阁下名重一时,何必赶尽杀绝。若是有话和石娘子说,何不让妾身转达?妾身在王妃面前也能说上几句话,以后阁下有事,用得上妾身,必不推辞。”

她歪歪头,她真是来打听战百刀的消息,不是来宰了石明娘。

不过,石明娘果真如传闻,与代王妃交好?听说王妃几次延请她进府为女供奉,想来不是谣言。

她今日有了意外收获,微一点头,盘算着这个人情挺划得来,她迟早用得上。她满意转身,催驴而去,驴蹄哒哒声脆。

见得她就这样轻易离开,李女官一怔,只觉得此女与传闻中大不一样。她连忙上前几步:“青娘子。”

她回头看她。

李女官含笑轻声:“石娘子今日便要搬进王府,闭关休养。妾身正是奉王妃之命来接她。青娘子尽可放心。只不过,妾身倒是听得一个消息,也许于阁下有益。”

“愿闻其详。”

“楼府六小姐淑鸾,曾经放言,若是青罗女鬼想要上窥武学至境,非要焚香沐浴,剃度出家,发誓不再踏出诚福寺。方能在她手中求得蒙古国师之秘宝。”

李女官含蓄,“还请一切小心。”

曹夕晚想了想,不就是侯夫人要治治她吗?

她若是真盯上侯夫人的密本与丹药,早就出手了。现在麻烦的是,陈明那家伙只会用毒害人,救命的医术不精,他老是在她耳边嘀咕想弄密本来看看?他还嚷着,最好把长生丹弄到手掰开碾碎,让他仿制。

这就有点棘手了。

++

她与李女官相别,回到了毛大娘的茶摊儿上。

毛大娘连忙迎上来,把驴儿在门前拴好。

毕竟曹娘子已经说了,她开药铺子就让毛大娘把这茶摊子收了,在药铺子里帮着做饭打扫,领一份工钱。毛大娘岂有不愿意的:

“曹娘子放心。二狗在驴马行里,药铺子每季到码头运药材都要找他。没有不识的。他一定能帮着找到可靠伙计。”

毛二狗家是外乡人又是寡妇人家,只赁了清凉门街边三间屋子,屋子浅,街上有人咳嗽一声,后屋里都听得一清二楚。

毛大娘带儿子进京城是投奔了亲戚,好在,毛二狗在亲戚家的驴马行做工时,认得了为曹夕晚牵马的赵妈妈。

++

曹夕晚一个伙计都没看中,白带了契约,她倒也不急。

她眼界高,开铺子想不赔本儿,她一定要找大药行里的老伙计。

吃着粗茶坐了会儿,她倒在毛家来往的街坊邻居里,看中了两个大姐。

她们皆是勤快又话少嘴紧的中年大姐,知根知底有家小,她想雇一个,天寒后以后给她爹娘做个零工。打扫院子做些活。

她把话放在心里,闲茶半晌才起身。

毛大娘殷勤送她离开,嘴里又嫌弃着,“二狗他在衙门里拿了几个不值当的钱。还不如出来,跟着曹娘子你做事强。”

曹夕晚笑着,毛大娘当然只是说笑罢了,一来,二狗在衙门,没人敢欺负孤儿寡妇。二来,毛大娘不知道她曹夕晚以往也在衙门当差。只以为赵妈妈求了她,她求了府里的老爷替二狗安排了差事。

++

她回来时,例行去了侯府内宅。

家奴们都换了新做的秋袄儿,为的是侯爷成亲,全府都做了新衣。

丫头们个个青春正好,似茶花娇艳,秋冬的寒风仿佛吹不进南康侯府的高门大院。

“曹姐姐来了。”

她笑脸相迎,踏上了总帐房附近的廊道。

除了每天勤劳地做进侯府露个脸,她还要去周大管事、连二管事面前问安,到各处奉承几位内管事妈妈,再与相熟的小姐妹走动走动。

最要紧,她早早就往侯夫人房里打了招呼。说她要回来当差。

++

等消息的日子里,她闲下来就天天在家里,早早烧起了暖炕。

她倚枕,看亲爹的药书。

家里有个亲爹是破落大夫,她觉得自己多少也得懂一点才行。否则在侯府里当丫头,要少思少虑,别人岂不把她当个笨蛋?

越看药书,她就越觉得,柳如海的几张方子最高明。

她房里摆了几盆腊梅,绿意欣然,她吃着参茶又谨慎地想,柳如海老是去王老档家也许不是见色起意,也许是为了治心病,柳如海过去拍拍马屁,让新太太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