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派派小说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 第3章 栀子

第3章 栀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3章 栀子

烟雨江南,山水如画,来过的人,一旦入境,此生便再也无法离开。www.xiashucom.com昨日烟雨出行,丛林繁盛,十里荷花,烟波舟楫,如至梦中。万物大美无言,我本清淡之人,然对山水花木的情感,却深邃沉静。

雨后窗台,芬芳逼人,茉莉、栀子、荷花皆已绽放清雅的花朵。我爱茉莉,也爱荷花,亦爱栀子。花木的洁净,能在瞬间平复你百转千回的内心。多少个寂寥雨夜,独自于灯下写字,是她们伴我长宁,慰我心安。

栀子与茉莉相似,一袭白衣,雪色华年,开在盛暑,清凉如水。栀子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至夏日方能绽放,花期清芬久远。许多人不知道,那看似不经意的绽放,却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坚持。采一朵栀子簪头,愿人生若栀子,平淡持久,美丽脱俗。

江南一代的小巷弄堂,时见提篮老妪,穿了茉莉、栀子和白兰花叫卖。“栀子花……”“白兰花……”叫唤之声,穿越悠悠老巷,将你带回那段旧时光。自家窗台虽种了花木,每日亦可采摘一青花碗。可只要途经街巷,依旧会买上一串几朵,簪于衣襟或发髻,心中放不下的,始终是往日情怀。

幼时于村落,栀子花长在山野路旁,路人皆可采之。而我时常挎着竹篮,邀了同伴去山间采摘。含着雨露的栀子,吸取其花尾的汁液,洁净清甜。摘回的栀子,可以穿了佩戴,亦可和白糖或蜂蜜腌制,每日取部分泡茶,可治嗽疾。

父亲告诉我,栀子叶亦可摘回,泡茶饮用,有降血压之功效。栀子的果实,又称黄栀子,呈椭圆状,果皮薄而脆,内外皆为红黄色。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味淡微酸,有清热凉血之效。栀子成熟之季,村人便去采摘,卖与家里的药铺,父亲配在药方里,济世救人。

喜爱山栀子,不仅因了它为良药,更爱它素洁一身,淡雅绝俗的芬芳。她与茉莉不同,茉莉宜植庭院,每日晨起采摘,繁花似雪。而栀子似乎更喜山间,爱山风雨露的滋润,多了一份清冷与高洁。宋代杨万里有诗:“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幽兰和栀子亦不同,虽为山谷客,兰清丽不争,宜观赏,不忍采摘。栀子则惹人爱怜,愿采回餐食佩戴,与之肌肤相亲。栀子花还可采回供瓶,置于案几,芬芳弥漫,满室生香,令人于盛暑中,有了凉意。月影幽窗下,别有一番意境,醉人心怀。

唐人王建有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村妇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多雨江南,竹溪小桥,村妇相唤而行,冒雨浴蚕,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闲逸于庭院深处,离尘超凡。看似简洁朴素的诗,却写出山村的神韵,农事繁忙之时,更添了乡村喜气。

每年采桑、采茶或收割之季,各家各户,老迈年幼之人,亦要随行忙碌。原本静谧宁静山村,有了天然繁盛之景象。我亦随了大人一同忙着农事,披蓑戴笠,细雨山峦,烟雾缭绕,几番诗意,耐人寻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