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派派小说 > 首辅娘子小镇生活日志 > 第12章 第一年夏(12)

第12章 第一年夏(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是小银匙,是汤匙。

沈清衍微微颔首,拿起桌上厚厚一摞已有墨迹的小竹纸,波澜不惊地道:“出去时记得将房门带上。”

沈清蘅盯着他看了片刻,讨了个没趣,悻悻然离开了。

房门阖上,沈清衍抿了抿唇,唇边似乎还残留着丝丝甜味。

除了母亲,此前无人知他嗜甜,清蘅也不知。

只因幼时家贫,母亲卖了绣品换得钱后偶尔会给他们买些芝麻糖、酥糖,但分量极少,他看清蘅每次都吃得十分爱惜,后来就骗她说自己并不爱吃,都留给她。

久而久之,她自然信以为真。

没想到媖娘心思细腻,今早一碟沙糖,被她看穿。

*

沈清蘅走后,傅媖捧起自己那碗姜汤,坐到廊下看着眼前垂挂的水帘一口一口慢慢啜饮。

第一口甜味最重,夹杂着淡淡的红枣香和一点生姜的辛香,越往后味道越辛辣,喝一口从舌尖到胃里都被浓浓的暖意铺满。

一碗喝尽,身上已出了一层薄薄的热汗。

喝完姜汤,傅媖没急着回去,而是坐在廊下看着院中的天井入神。

因为下雨,天井里蓄满了水,里面没有像镇上其他人家一样放上几尾红鲤或者种些花草,空荡荡一片。

傅媖对养鱼没什么兴趣,反倒认真地琢磨起在里头种荷花的可能性来。

倒不为赏花,只是想等秋天挖出一节节白白胖胖的嫩藕,到时不管是拿来清炒还是煲汤,肯定都有一番滋味。

不过虽然她不太懂天井的构造,却知道想种出莲藕需要十分肥沃的土壤,若是黏土或塘泥最好。

如此一来,光要铺塘泥,恐怕就要费很大一番功夫。

傅媖遗憾地叹了口气,暂且放下这个念头。

左右如今已入夏,错过了种植莲藕最好的时机。

等明年开春,兴许会有机会也说不定呢。

回到灶房,傅媖挽起衣袖,着手熬豆儿汤。

其实绿豆性寒,今日淋了雨,她与沈清衍本不宜再饮,但这些绿豆早已泡好,若是不用,就要可惜了。

想了想,她叫来沈清蘅,道:“清蘅,外头雨已经停了,可否托你去铺子里帮我买些陈皮回来?”

绿豆性寒,陈皮性温,两者中和,便能消解绿豆的寒性,既能清热解暑,还能利水止咳。

这些药理她没学过,但媖娘却因幼时好跟在开医馆的邻家阿翁身边晃悠,知道得格外很清楚。

沈清蘅点点头,痛快地应下来:“嫂嫂稍等片刻,我很快便回来。”

她离开的时间里,傅媖已找出一口砂锅,倒入泡好的绿豆,又加几勺砂糖,放到灶上熬煮起来。

若是她回来得足够快,恰好能赶上将陈皮加进锅里。

约莫两刻钟后,砂锅里开始传出清新的豆香,沈清蘅恰在这时一路小跑着回来。

她鞋面上溅湿了雨水,却顾不得这些,一推开门便着急忙慌地冲进灶房。

傅媖刚转过身,手上就被塞了个纸袋,里头装着一整袋陈皮。

“嫂嫂,这些够么?”

傅媖看她跑出满头大汗的模样,掏出帕子递到她手中,无奈道:“快擦擦汗。即便赶不上也没什么,何用这样跑?”

沈清蘅笑着摇摇头,边在一旁的杌子上坐下来歇脚,边看她麻利地将陈皮洗净,然后丢到锅里继续闷煮。

很快,丝丝缕缕的橘皮芳香就从缝隙里冒出头来。

傅媖掀开盖子,翻腾的热气涌上来,带着隐隐约约的清甜香气。她细细看了一眼,转头望向沈清蘅,迎着小姑娘那双期待的眸子,笑盈盈地道:“成了。”

*

傅媖取出两只瓷碗,从一整锅汤里倒出两碗来。

因煮汤用的是砂锅,不是铁锅,且还盖了盖子,汤色仍旧浓绿,盛在瓷白的碗中格外好看。

“这两碗不必拿井水镇,先留出来,等过了晌午再给他们送去,什么时候想喝就饮上几口,就算放凉了也不打紧,这汤本就是冷着喝才过瘾。”

沈清蘅点头附和着,眼神却没从灶台上的那口砂锅上移开。

知道她已等不及了,傅媖便拎出一只水筲,又找出一只铜壶,将其余的汤倒进里面,然后才放进水筲里,拎起来往外走。

“走吧,放到井水里镇上半日取出来,晚饭时候,便有凉浸浸的豆儿汤喝了。”

沈清蘅一听,顿时追着她的步子跟了上去。

将水筲沉到井里,又盖上盖子,傅媖站起身。

她抬头看了眼天色。

天已渐渐放晴,雨水洗过的天空剔透如一整片琉璃。

傅媖想了想,决定趁时间还早,去一趟刘家。

这是她昨夜便打算好的,谁知今早起来下了雨,只好搁置下来。

但如今一想,今早落雨,想必许多摊贩都没出摊,这个时间巧儿姐应当在家,若要去寻她反倒是个极好的时机。

毕竟她只知刘家在哪儿,并不知她出摊的地点,倘或明日天晴,反而不一定能见着她了。

想定后,她对沈清蘅嘱咐道:“清蘅,过会儿你记得来将这汤取出来,我出门一趟。倘若你兄长问起来,就说我去寻我大姐姐,叫他不必担心。”

沈清蘅闻言点点头,只应声说好,乖觉地一句也没有多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