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检结果不会说谎,如此一来,问题必然出在死者的光屏上。
垂眼收回过于迫切的视线,路砚舟若有所思。可惜刚才没有说动邬铮。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弄清楚芯片里的线索。
运动轨迹的矛盾暂且不提,就目前所掌握的线索来看,案件关键在于消失的快递车和神秘的货物箱。
不动声色地瞥一眼仍在观察地上痕迹的侦探,他尝试询问:“接下来怎么办,要调取监控吗?”
年轻的侦探总显得冷冷冰冰、高深莫测,却好在并不喜欢故弄玄虚。
利落地摘下手套往出走,邬铮站在仓库门口,目光紧紧锁住正在走来的路砚舟,“附近监控缺失,嫌疑人敢开车作案,显然充分考虑过这点。只要车不开出净安里,监控很难捕捉他的踪迹。”
“那查快递车的来源?”路砚舟也跟着走出仓库。
月华如水,冷冷地笼罩着他,邬铮定定看他两秒,忽然伸手帮他取下一次性防护衣。
“不。”出乎意料地,邬铮的回答令人难以捉摸,“查箱子。”
动作轻柔地摘下鞋套,路砚舟动作一顿,“我猜目前已经有了快递员的大致特征画像?”
“能接触药品,大概率跟医药领域相关。可以先确定胰岛素来源,再从物流公司着手排查快递车。”
“那是警方的事。”邬铮当着机械警察的面说,“我们做点更有趣的事。”
“比如?”
“掏垃圾。”
邬铮并不会开玩笑。
路砚舟仰望垃圾场侧墙上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窄的窗,忽然有些不确定:“一定要走这里吗?”
邬铮点头。
他们来的垃圾场不是仓库附近那个,走过来花了二十分钟左右。
夜色中周围一片安静,但路砚舟知道,距离工人上班时间仅剩一个半小时。他们不请自来,动作一定要快。
“这辈子最疯的事……”猫儿般轻巧利落地翻进窗口,路砚舟屏息蹙眉,骤然抿唇不语。
难闻……
他们花了半小时去找那个不确定是否在此的箱子。
“或许早被焚化了。”鞋尖碾过不知第几滩黏腻污渍,路砚舟的声音闷在口罩后。发酵的腐臭太呛人,他咳嗽两声,脸上浮出一丝晕色,紧紧闭上嘴。
他决定离开之前都不再说话。
邬铮的手电筒向更深处照过去,“就在这里。”
他笃定。
墙上贴着脏污的垃圾处理标准,路砚舟对照着心里默算。冷链箱作为医疗相关废弃物处理标准严格,假设箱子在案发当天被丢进来,的确有可能还在此。
顺着垃圾分类焚烧区又找了五六分钟,经过转角的房间时,手电筒一扫,他眼尖地瞥见了什么——
白色,小巧,生物医药标志,冷链专属。
没错了。
用力按下把手无果,路砚舟朝走来的邬铮耸肩,眼神露出那么一点期待与憧憬。
邬铮指尖的微型磁片贴着感应区一闪。
嘀答一声,门应声而开。
快速离开现场,站在百余米外,路砚舟戴着手套检查。
“温度没有问题,但里面这层霜有古怪。”他垂眼检查,腕骨在月光下白得发亮,手套与箱体相触,发出轻响。“以我在超市冷库工作的经验,冷链运输形成的应该是层状均匀的冰膜。”
邬铮弯腰扫了一眼,“放射状结霜,经过瞬时超低温冻结。”
“家用制冰机的特征。”
没有医院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所以他们要找的确实就是眼前的冷链箱。
路砚舟翻到侧面检查箱体编码,却见编码区被刮花了。邬铮用口袋里的小玩意儿当场扫描,也没有得到序列号。
有人彻底破坏过箱子里的序列编码。
“要么是废弃冷链箱,编码已作废;要么是出厂时还未获得序列的箱子。”侦探垂手,“结合其他信息,我更倾向于前者。”
警方第一时间接手新物证,并在凌晨发来了结果。
“序列号无法复原,指纹区残留微量有机溶剂,指纹锁下有拆装痕迹,怀疑指纹解锁区曾有特殊改造。”
路砚舟恰好还没睡,湿着头发出来客厅。
顶灯裹着他单薄的肩胛骨,旧T恤变形的领口濡湿大片,他仰头看着邬铮推过来的光屏。
“嫌疑人——如果有的话——还挺厉害。手法甚至比有些专业团队还高明。”
说话间,他蜷着腿坐上椅子。
睡裤有点大,曲起腿时从膝盖滑落下去,露出从脚踝至大腿中部的大片光洁皮肤。习惯了独居,路砚舟对这种细节毫无所觉。
双腿曲折,侧肩倚靠在桌面上,半边玉色的后颈在湿发下若隐若现,细腻的皮肤反射着粼粼水光,愈发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