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土佛教中有四位大菩萨最为出名。www.xiaoxiaocom.com
那便是观音、普贤、文殊以及地藏王菩萨。
这四位菩萨常常现迹人间所以常得人们供奉其中观音菩萨慈悲第一普贤菩萨行门第一文殊菩萨智慧第一地藏王菩萨愿力第一虽然不曾修得佛位却是地地道道至尊至贵的大士最受万民崇仰。
若供奉释迦牟尼佛那佛像旁一定会有两尊菩萨文殊和普贤智慧和行门分别代表“解”、“行”二字。文殊与普贤菩萨便是佛祖身旁的胁侍按照俗世说法这二位将来是接承佛位的第一第二继承人来头是大的吓人。
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传说中这位菩萨面如满月童子头戴五佛宝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坐千叶宝花由一个三头白象王背负着。
之所以世间传说峨嵋是这位菩萨的道场乃是因为经中曾言西南光明山而峨嵋山形似一象。
不论传说有多少种但大都指向一点——普贤菩萨应该是面若满月的圆润形象。
而易天行眼前这位……似乎离菩萨庄严宝象的差距太大了些。
枯覆额瘦骨嶙峋满身伤痍形如厉鬼。
叶相虽然是文殊转世但面相俊美不似凡人所以易天行初识他的身份并不如何惊异很轻松地接受了。
但看见厉鬼一般的普贤菩萨他忍不住惊呼出口因为实在难以压抑自己内心的震惊。
究竟是谁下的如此狠手?谁又能有如此大的神通竟将佛祖身旁的胁侍生生打下凡尘数百年仍未脱此劫难!
—————————————
白衣少年自然就是普贤菩萨本应在西天极乐世界修佛的至贵的存在本应在峨嵋山上安享香火的大真理菩萨竟然出现在了这雪原之上这格鲁派的拉什伦布寺里。
白衣少年微微一笑但他脸上的皮肉似乎都已经僵化了唇角一阵牵动却表现不出笑意来反而让人感觉有些凄惨只是那双明眸里的笑意让叶相僧有所安慰。
叶相僧蹲在他的那个小床前柔声道:“师兄为何还未归去?”
白衣普贤菩萨摇摇头轻轻将自己的枯手收了回来指向易天行:“归不得事情还未讲清楚如何归得?”
易天行微微紧张面上却是一片平静。
“这位年青的善知识可否有些时间听我说些事情?”
普贤菩萨轻声问道满是伤痕的脸上隐隐带着慈悲和无比的坚定佛光微现一片柔和。
易天行跪于菩萨身前恭谨道:“请菩萨点化。”
叶相僧看了他二人一眼轻轻离了小床在易天行身旁盘膝坐下。
普贤菩萨嗬嗬笑道:“你左我右有许多年未曾这样坐过了。”似乎极为欣喜此时再看他的伤痕斑驳的脸也并不觉得如何可怖反而感受到一股似乎积蓄了千万年一般的坚毅。
叶相僧泪痕已干微笑点了点头。
普贤菩萨转过身来伸出枯萎了的双手在自己身前轻轻一合什:“年青的善知识我的时间不多如今有一段经文与一段旧闻想讲与你听您想先听哪个?”
易天行一愣心里闪过个念头。
“菩萨到底是菩萨都已经惨成这个样子了态度还这么和蔼说话还这么慢条斯理……”
忽然醒过神来他赶紧断了瞎想诚恳应道:“先听菩萨讲故事。”
旧闻便是故事。
这故事一定不简单能让一位菩萨在险恶的环境里坚持了这么多年。
普贤菩萨的声音很淡然但却让听到的人感觉到一股穿石裂金的强大愿力。
易天行偷偷地握紧了双手一直强抑住的紧张终于忍不住表现了出来他不知道这故事会讲些什么。
……
……
“那一天佛祖讲完一卷经书我与文殊各自回去。听得有罗汉前来说大圣上了须弥山。”
普贤菩萨开门见山不打半点言语迷阵。
“大圣取经归来修成佛位却不欢喜成日介讲经诵佛所以仍如以往那般四处玩耍吃酒。须弥山虽是圣地他也嫌我们这些菩萨言语乏味面目可憎但毕竟是熟人他往常也偶有来找我们几个玩耍……因为须弥山后有一处果园天宫桃园的桃子早些年被他吃光了他就喜欢来这须弥山的果园摘些鲜果儿来吃。所以我听见他来了也不意外。”
普贤菩萨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去果园请大圣在果园外便听着他与佛祖在说话不知道说了句什么佛祖叹了口气然后大圣便笑嘻嘻地捧了一衣襟果子出来。我上前迎着二人便去用斋说些闲话……”说到这里菩萨那双坚毅神光凝成的双眸看向上方似乎直到今天他还有些迷惑不解。
“此事过去几天后忽然听说大圣犯了痴嗔二罪被……贬下凡尘。”
普贤菩萨脸上的伤口轻轻扭曲了一下:“前日佛祖还与大圣在果园里语笑温柔后几日却将大圣贬下了凡尘此事殊不可解。”
“大圣在须弥山交游甚广我等皆是他的知交深知那猴儿浑然天生一颗纯净心自入了释教抑恶扬善回复本原早已绝了痴嗔之途又怎会犯了痴嗔二罪?”
“于是我与文殊还有观音大士及旃檀功德佛前往佛祖居处问询。”
他看着易天行解释道:“旃檀功德佛便是佛祖的二弟子。”
易天行赶忙点头:“知道在凡间我们一般叫他唐僧。”
普贤菩萨接着说道:“不料佛祖在我等询问之时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作答。佛祖乃大自在大智慧之无上存在一运一行皆有妙处我等数人参详不得其果自然想到或许此乃大圣又一福缘自然不以为意自行前去冥思参心只求能与无缘处求得果。”
“不料又是数年过去。”普贤菩萨微微皱眉枯干的右手下意识地轻轻在空中摆动着:“须弥山上出现了一件事情。”
易天行隐隐猜到那件事情是什么这事儿已经在他的心里盘桓了很久但从来没有听当事人亲口证实过所以仍然有些惴惴。
“佛祖不见了。”
普贤菩萨如是说说的淡然这事实却如千钧般沉重。
易天行微微低头没有插嘴他知道后面还有很多故事。
“无人知道佛祖去了何处甚至无人相信佛祖已经不在须弥山上只是认为佛祖可能在思考某些问题。”
“因为自从大圣在果园里与他说过一次话后佛祖的思虑便开始与往常有了些很微妙的变化在大圣被贬下凡尘后佛祖便停了**大会开始一人于须弥山后那果园里沉思众佛子罗汉常见佛祖盯着那些果树微笑。”
“所以当众人现佛祖无踪之时并未觉得如何。只是以为佛祖如往常数千年那般有所触动开始思考某些问题。”
普贤菩萨笑了笑:“但我与文殊不同我们俩是常侍佛祖左右的胁侍菩萨。在须弥山上我们根本感应不到佛祖的一丝气息这是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所以我们认为佛祖已经离了须弥山于是我们去了极乐净土寻找但是三位净土佛也不知佛祖去了何处。”
“我们又去了阴间去寻找那位以大愿力愿渡化一切罪人的地藏王菩萨但是佛祖不曾来过。”
“我们在欲界六天四梵天寻找不得其踪。”
普贤菩萨望向叶相僧轻声问道:“还记得那段时光吗?”
叶相僧苦恼地摇摇头。
普贤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我们找遍了三十三天四界八方一无所获……最后我们来到了人间。”
“佛法无边不死不息佛一定是在这世界中三十三天皆不见那一定是在人间重生。”
普贤菩萨冷冷地盯着易天行。
易天行打了个冷颤。
“于是我来到人界而文殊去报知净土……当时以为佛祖马上便可找到一心安乐……全未料到后事竟然如此坎坷。”
普贤叹了口气。
“人界乃此宇宙根本。菩萨行走于人间有一处律条善知识可知?”
“知道菩萨行走人间不得以真身行走若以真身行走宝像庄严华美必诱信徒入山门此为外魔所为非佛道应循。”易天行恭敬应道。
普贤菩萨点点头枯黄的乱又覆上他伤痕累累的额头叶相僧轻轻一招手风起将他的拂至耳后。
“隐起部分修为我以凡身在这世间行走寻找佛祖的真迹历数年行经雪域高山荒丘大泽海洋荒漠依然无所得。便当我定心摇动之际天降异兆令我重伤不得复原。”
“是谁?”易天行心头一紧知道这出手的人肯定与佛祖的失踪脱不了干系。
……
……
“极乐净土有三阿弥陀佛净土与弥勒净土、药师净土与须弥山最近与人间最密切的净土便是阿弥陀佛净土。”普贤菩萨没有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你可知道阿弥陀佛身旁的两位胁侍菩萨是谁?”